====================================================================
====================================================================
一、 关于《中国文学》 1、前期复习阶段: 川大比较注重渊源,文学的所有专业中考试中国古代部分占九十分,比重较大。建议先看旧版本的章本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新出了一套《中国文学史新著》这套书不太适合考试,比较适合研究生看的,所以要准备考川大的还是看老版本的较好。 根据川大十多年的真题来看川大的古代文学部分一贯的出题思路是大的题目比较大,小的题目比较小。一般题型为填空、名解、简答、论述,全部教材算下来只能认真的仔细的看上两三遍,所以一开始看书的时候就不要泛泛的去看,文学类的书浏览式的看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填空和名解这两部分在第一遍全面看书的时候就可以整理出来,后面看书就可以跳过这两部分,一般川大不考小作家不出名的作家,填空多考出名的诗句,而且多是给出诗句让填作者。例如张若虚这样的作家,不可能考简答也不可能考分析,只会考填空,所以只需把《春江花月夜》里面的出名的诗句挑出来就可以,不用全文背诵。整理好了,可以放着,等到下半年背诵的时候拿出来背就可以,填空和名解这样纯记忆性的东西可以放到后面集中背诵。 看书的时候要有意识是在为考试准备,要带着问题意识去看书,看到一章一节要根据历年真题自己估计下这里可能会考什么样的题目,然后再大概想下要从哪些方面去答题。大题目一般都考大作家或者大的流派这些,要把握大的脉络,第一遍看书看下来至少要个大体的印象。川大改卷给分很松,文学类的大题目答题很自由,没有标准答案,有点印象就可以答题,所以不要只盯着小知识点,要先把握住大的脉络,不要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现当代文学中的具有转折性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容易考填空,尤其是什么什么第一个这些,可以划出来。分析作家要举例作品,古代的也是,没有作品举例分数很低,04年明确指出分析李清照不举例不给分。当代文学中十七年文学比较重要,可能考论述题,后面的把握好每个时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这样的,把握脉络,一条主线上的小枝节可能考名解或者填空 2、后期复习: 在前期复习的扎实的基础上后期复习相对就轻松一些。集中不断重复已经掌握的知识点以达到足够的熟练,考试题量很大,时间紧张,上了考场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回忆。名解、填空这些在最后三个月应该集中反复背诵,大的题目依然是以把握大的脉络方向为主,记住答题的主要方面的关键句子、关键词等等。不要一字一句的背书,那也是不可能的。一个大作家答题的每个方面至少要有一个作品的例子做支撑,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最能佐证理论的作品记住。 二、文学评论写作: 评论写作一共是分为两个部分,前面是七十分的理论,后面是八十分的作文。 1、理论部分 理论部分的书可以放在文学史看完以后开始看,在看文学史的过程中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最好的进入状态,再去看理论的东西效率会好一些,然这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阎嘉的《文学理论基础》很有条理,看书的时候要注意目录,看看每一章目录主要讲什么,包括哪些小章节从哪些方面论述。目录就是书的一个简单的体系介绍,不能忽视这个,阎嘉的书目录上的标题就很可能出简答题,答案就在具体的内容中。每一节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观点要记住,可能出填空和简答,有的流派不只是在一章里论述,在别的地方提到的关于这个流派的东西也要汇总,答简答题的时候就能做到更全面。考到一个东西如果中国古代和西方都有论述,那中国的观点和代表人物,西方的观点和代表人物都要答上去,不然分数会少很多。 文选部分注意下面的文章名和作者名,川大经常给一篇文章名让填作者,填空题的一部分来自这里填作者,还有一部分来自概述。 2、写作部分 川大历年都是给一篇小小说让写一篇评论文章,而且给的小小说都是不出名的小说。不可能碰到看见过的,所以不要去猜测会考哪一篇提前准备。现在可以多看看评论文章,例如《名作欣赏》《作家评论》等等,可以到图书馆期刊室去看,学习别的评论文章发现问题的角度和写作的方法,自己可以定期的练习,写上一篇,再找本专业老师指点一下。这个写作部分没有办法投机取巧,只能靠平时练习。评论文章也不是非要有多高的天赋,基本的练习一下分数还是不会低的。 重点篇 《中国文学》讲授先秦至近代的中国各体文学,基本要求: 一、了解中国各体文学的源流与文体特点; 二、了解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思想; 三、熟悉各时代代表作家的创作; 四、能解读中等难度的古典诗文; 五、能背诵诗文名篇不少于三百篇; 六、能用浅显文言写作常用文体。 先秦文学 第一编 五经 要点:五经的次第;五经的成书过程;五经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周易》 第二节 要点:《周易》的成书;《周易》的体例;《周易》爻辞的文学性;《周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尚书》 要点:《尚书》的成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尚书》的文学性。 第三节《诗经》 要点:中国古代诗歌的产生;采诗制与《诗经》的成书;《诗经》的流传;《诗经》的社会内容与文学成就;《诗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仪礼》 要点:《仪礼》的成书;《仪礼》的内容。 附编:《周礼》与《礼记》 第五节《春秋》 第六节要点:《春秋》的成书;《春秋》的“微言大义”。 第二编史乘 第一节《左传》 要点:《左传》的成书;《左传》的思想内容;《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国语》 要点:《国语》的成书;《国语》的体例;《国语》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战国策》 第四节要点:《战国策》的成书;《战国策》的思想意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附编:《逸周书》与《穆天子传》 第三编诸子 第一节《老子》 要点:《老子》的成书;《老子》的思想内容;《老子》的文学成就;《老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论语》 要点:《论语》的成书;《论语》的思想内容;《论语》的文学成就;《论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孟子》 要点:《孟子》的成书;《孟子》的思想内容;《孟子》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庄子》 第五节要点:《庄子》的成书;《庄子》的思想内容;《庄子》的文学成就;《庄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荀子》 要点:《荀子》的成书;《荀子》的思想内容;《荀子》的文学成就。 第六节《韩非子》 第七节 要点:《韩非子》的成书;《韩非子》的思想内容;《韩非子》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楚辞 第一节屈原作品 要点:“楚辞”;屈原的生平;屈原的主要作品——《离骚》与《九歌》;屈原作品的影响;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其它楚作家作品 第三节要点:《招魂》;《九辨》。 附编:宋玉赋 秦汉文学 第一编秦文 第一节李斯文 要点:李斯的生平与思想;李斯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石刻文 要点:石刻文的产生;石刻文的文学成就。 第二编汉文 第一节西汉前期散文 要点:西汉前期散文的社会背景;西汉前期散文的内容;西汉前期散文的成就。 第二节西汉中后期散文 要点:西汉中后期散文的社会背景;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内容;西汉中后期散文的成就。 第三节东汉散文 要点:东汉散文的社会背景;东汉散文的内容;东汉散文的成就。 第三编汉赋 第一节汉初骚体赋 要点:赋的形成;汉初骚体赋的内容;汉初骚体赋的成就。 第二节散体大赋 要点:散体大赋的形成;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散体大赋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东汉末抒情小赋 东汉末抒情小赋的社会背景;东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东汉末抒情小赋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汉诗 第一节楚歌 要点:释“楚歌”;楚歌的代表作品;楚歌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汉乐府郊庙歌辞 要点:释“乐府”;汉乐府郊庙歌辞的代表作;汉乐府郊庙歌辞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 第三节汉乐府民歌 要点:汉乐府民歌的采集;汉乐府民歌的社会内容;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文人四言诗 要点:文人四言诗的概况;文人四言诗的代表作;《焦氏易林》;文人四言诗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文人五言诗 要点:文人五言诗的形成;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意义与文学成就。 第五编《史记》与《汉书》 第一节《史记》 要点: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史记》的体例;《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汉书》 要点:班固的生平与思想;《汉书》的体例;《汉书》的文学成就。 附编(一):汉代杂事小说 附编(二):《吴越春秋》 魏晋南北朝文学 通论 社会历史状况: (1)分裂动荡的时代。 (2)门阀制度发展得登峰造极的时代。 文学状况: “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推荐参考书 文学史: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而已集》)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1984年)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大出版社1986年) (4)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版) 文学总集: (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2)《玉台新咏》:陈徐陵编。 (3)《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责任编辑:四川大学考研网) |